<output id="csib8"></output><pre id="csib8"><label id="csib8"><xmp id="csib8"></xmp></label></pre><p id="csib8"></p>
    1. <table id="csib8"></table>
    2. <table id="csib8"></table>
      聚商機,共發展,贏未來

      石阡報社——阡城往事

      2021-07-12 17:16:03    作者:? 林盛青

      聽到石阡要成立報社的傳聞,我有一種抑制不住的高興和激動。因為這個話題由來已久,卻始終神龍見首不見尾。于是,就很期盼。與石阡毗鄰的思南縣,很早就有了報社,其主辦的《思南報》,聞名遐邇。思南文友每每在談及《思南報》“白鷺洲”副刊時,臉上無不充滿著驕傲與自豪。那時的文學青年都以在“白鷺洲”副刊上發表作品為榮。我也不例外。我學寫小說初期創作的小小說《新局長上任》,就刊登在“白鷺洲”副刊上?!端寄蠄蟆分允艿轿膶W青年青睞,不光是“白鷺洲”副刊辦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有一個公開發行的報刊號。其后地區創辦的《銅仁報》,在初始階段,是沒有得到公開發行許可的,只有省新聞出版局審批的一個連續性內資號。一個公開,一個內資,孰重孰輕,顯而易見。石阡如真能把報紙辦起來,那必定是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2002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縣委宣傳部辦公室電話,說有事請我去一下。如此這般的電話我經常接到,也沒多想就去了。到了縣委宣傳部,我直接去了辦公室。以往參加宣傳部會議都是這樣的。辦公室主任熱情地對我說,是石部長找你。石部長是我師范的音樂老師,雖然極熟,但單獨找我,還是首次。就想,會是什么事呢,跟成立報社傳聞有關嗎?我敲門得到應允后,走進了石部長辦公室。石部長笑容滿面地招呼我坐下后,說,縣里成立報社的事想必你聽說了吧?我點了點頭。石部長收住臉上的笑容,認真嚴肅地說,我向組織部推薦,由你負責籌備工作。我有點發懵,一時竟不知怎么回答。怎么舍不得離開教育局?石部長臉上又恢復了笑容。我知道無論如何得表個態,就說,謝謝老師關心。請讓我考慮考慮。行。下午我等你消息。石部長果斷地說。

      由我負責籌備成立報社,這太出乎我意外了。一直以來,那件“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事情,終于要現真身了。這無疑是全縣人民群眾政治生活的大事,必將載入石阡文化事業的史冊。在石部長辦公室我沒爽快答應,還確實是不舍離開教育局。下午,猶豫中的我還在想怎么回復石部長,組織部的文件就到單位了。就這樣,我走馬上任,開始了成立石阡報社的籌備工作。

      根據縣編辦對報社人員的定崗設置,我跟另兩位參與籌備的同志商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招考記者。事情確定下來后,我們將草擬的招考方案呈石部長審閱,得到同意后,便張貼告示在全縣范圍內公開招考選拔。招聘選拔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文化考試,第二步面試,第三步政治表現考察。那次招考名額為四個,報名參考的卻有六十多人,競爭非常大??荚嚦煽兂鰜砗?,按二比一進行面試,最后確定四人進入政治表現考察。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緊張工作,招考的四名記者楊啟明、胡澤權、左均、竇長芹全部到位。

      報社人員到位后,接著要解決的就是辦公場所了。由于縣委辦沒有閑置的辦公室,經石部長努力和縣委辦公室調劑,縣檔案館將三樓騰讓給了報社。條件雖然差了點,但畢竟有了立足之地。接下來的事就是去省新聞出版局辦理印刷許可證,粉刷辦公室,購買電腦、辦公桌、安裝電話,聯系印刷廠家等等。辦公室的事,由其他參與籌備的兩位同志負責。辦理印刷許可,我責無旁貸。驅車趕往貴陽,馬不停蹄地找到省新聞出版局,忐忑不安地將辦報申請遞給報刊處處長。在等待報刊處長閱讀我遞交的辦報申請時,我緊張得手心冒汗,生怕節外生枝,不予辦理。好在一切擔心都是多余。報刊處長看完申請,問了我辦報經費有無保障,記者業務水平如何,能否保證準時出報等問題后,就把印刷許可證給我了。按照省新聞出版局規定,我們把證書上 “黔新出(報刊)2002連續性內資審字第(328)號”這行文字,印在了報眼處。

      《石阡報》這個名稱是縣領導在確定成立報社前就已經定下了的,現在開始運作了,才想起報名題寫的事來。有人建議請有名望的書法家題寫,也有人建議請縣里主要領導題寫,結果兩種建議都沒被采納。最后領導確定請當時的銅仁地區行署專員楊玉學題寫。請人的任務,理所當然落到了我頭上。匆匆忙忙趕到銅仁,好不容易聯系上楊玉學專員秘書,得到的答復是楊專員到縣里檢查工作了,要兩天后才回銅仁。為了拿到領導題寫的報名,我安心住下等了兩天。第三天下午,楊玉學專員秘書打電話給我說,報名領導已經題寫好了,讓我去花果山取。我欣喜若狂地趕去花果山,找到楊玉學專員秘書,拿到了楊玉學專員題寫的“石阡報”。時至今日,楊玉學專員題寫的那三個字仍然印在石阡報上。

      正當我們緊鑼密鼓籌備《石阡報》創刊號時,貴州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健到石阡視察工作。他聽了石部長匯報,得知石阡報創刊號正在緊張的編排之中,便專程到報社看望了全體工作人員,并欣然為石阡報題詞:黨政喉舌,群眾心聲。之前,應縣委書記麻紹敏邀請,時任銅仁地委書記肖永安也為石阡報題了詞,內容為:唱響時代主旋律,宣傳石阡新形象。

      報紙清樣出來后,我呈送石部長審簽。石部長對報紙的內容、版式十分滿意,但總覺得還缺少點什么。她把報紙還給我后,我又認真地看了一遍,沒發現有什么問題。我將疑問的眼光投向石部長。石部長說,讓我再想想。此前,我雖然有過辦報經歷,但那畢竟只是一份部門小報,遠不及《石阡報》重要,千萬不能出現一絲一毫差錯。就又拿起報紙清樣,仔細閱讀起來。我一版還沒看完,石部長突然高聲說,有了。我把目光從報紙上移到石部長臉上,等待著她的指示。石部長神情有些激動地說,縣委書記麻紹敏在大大小小各種會上,經常提及石阡是革命老區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我們能不能在這方面做點文章。經她啟發,我馬上想到縣里正在推進的旅游工作,立刻將其與溫泉聯系了起來。因為,石阡溫泉曾被省命名為“省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石部長把這三層意思梳理成文字,報請麻紹敏書記審閱同意后,就在《石阡報》報眉下加排了“石阡——革命老區、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的字樣。這排文字后來成為了石阡縣的文化定位。

      為增強報紙的可讀行,在創刊號上我特意推出了“泉都文苑”欄目,刊登了我約請的曾在石阡工作過的鄭一凡、唐玉林、龍潛三位省內頗有名氣的作家文章。

      創刊號出版后,得到了讀者廣泛認可。

      在《石阡報》工作期間,我策劃了四次重大選題報道。一是2002年7月20日全國西部通縣公路建設現場會;二是同年11月30日溫家寶總理到石阡視察;三是困牛山100余紅軍集體跳崖壯舉史實調查;四是中國共產黨石阡縣第十次代表大會。尤為值得一提的是 “困牛山100余紅軍集體跳崖壯舉史實調查”這個選題。2002年11月18——20日,省黨史專家學者匯聚石阡,對困牛山100余名紅軍集體跳崖史實進行了論證,認可了中共石阡縣委政研室楊又鑄對跳崖原因的六點分析:一是奉命掩護軍團主力突圍和安全南撤,再陷困牛山重圍;二是保護師長龍云等200多紅軍將士突出困牛山重圍;三是紅軍在朱家壩誤食桐油拉肚子,傷病員多;四是紅軍寧愿犧牲自己,不愿誤傷雜在敵軍中的不明真相和被抓去打紅軍的百姓,又分辨不清楚民團和百姓,不便開展戰斗;五是紅軍不熟悉當地情況,誤入困牛山絕境;六是敵我力量懸殊。

      在文學方面,我推出了聶潔的石阡風情系列《老街》《古橋》《溫泉》;謝文江專輯《迷失的中秋》《病中》《渴望流浪》;林歌專輯《可惜的饋贈》《游烏江》等。

      美術方面,推出了夏國光先生創作并流傳自今的《太虛仙洞 》《龍川古渡》《云寺晚鐘》《溫泉漱玉》《五老屏山》《北塔臨江》《漁浦橫舟》《南閣聳翠》石阡八景。夏國光,清朝貴州石阡人,字觀之,號貫之、官之,又號松明山樵,善繪畫,擅山水,尤工畫梅。有四時花卉屏長傳世。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阡縣志》所載《石阡八景》即據其手跡翻刻。

      在我擔任石阡報社副總編輯(主持工作)期間,共出編輯出版了23期報紙,其中3期為增刊。2002年年底,我將23期報紙裝訂了合訂本?,F在,那冊記載著我辦報足跡的《石阡報》合訂本就珍藏在我書柜里。

      編輯:向娟


      无码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