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id="csib8"></output><pre id="csib8"><label id="csib8"><xmp id="csib8"></xmp></label></pre><p id="csib8"></p>
    1. <table id="csib8"></table>
    2. <table id="csib8"></table>
      聚商機,共發展,贏未來

      楓香:林下菌藥輪種捆綁 闖出林地經濟新路

      2021-07-27 15:09:13    作者:楊文美 王海燕 代忠國 李勇

      石阡網訊 近年來,石阡縣楓香鄉依托豐富的林地生態資源,按照現代高效農業發展要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積極探索林下套種、菌藥輪種、循環利用等發展思路,用好用活林地資源,促進林地效益最大化,在鞏固拓展脫貧成效與鄉村振興中,貢獻產業興、百姓富的智慧新路。

      893a7245d69b2380f9cf887044e5019.jpg

      盛夏季節,是紅托竹蓀成熟的季節,在鴛鴦湖村林下紅托竹蓀基地里,淺紅色的竹蓀蛋遍布林間,散發出淡淡清香,格外誘人喜愛。這些天來,鴛鴦湖村林業專業合作社正組織當地群眾采摘紅托竹蓀。

      楓香鄉鴛鴦湖村村民李興容說:“我們今年從七月初開始采菌,現在已經采了一個多星期了,估計還要采一個多月,產量大約在每畝1200斤?!?/p>

      微信圖片_20210727150527.jpg

      紅托竹蓀和羊肚菌屬于喜陰菌類作物,適宜在陰涼、濕潤、無污染等環境下生長,鴛鴦湖村茂密森林為人工栽培該菌類提供了優勢條件。種植紅托竹蓀和羊肚菌盡管產量高效益好,但不宜同地塊連續種植。

      為有效破解林下寶貴土地資源合理利用難題,切實解決合作社和群眾持續增收問題,縣鄉各級各部門主動作為,誠邀省農科院專家把脈支招,最終鎖定在林下搞菌藥輪種方式,達到土地不閑置,群眾有活干,各方有受益。

      楓香鄉鴛鴦湖村林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滕建康說:“從2020年我們試種羊肚菌開始,這個林下經濟,不管是菌也好藥也好,它的成本和用工量,都比大田降低了好多,但是對帶動百姓來說,這個林下的勞動力密集性比大田要多點,可以帶動更多人就業?!?/p>

      16bea80b9426e371dc3857e5a7c88da.jpg

      紅托竹蓀每年種植一季,畝產1200斤,按每斤鮮菌30元計算,每畝毛收入3.6萬元。中藥材白芨從種苗種植到采收周期大約三年,每畝可生產鮮白芨塊莖3500斤左右,按照每斤15元計算,每畝林地每年可以增收近2萬元。通過計算投入成本與產值效益對比,林下菌和藥的年產值基本保持均衡,關鍵是有效岔開同地塊連續同質化耕種,維系了生態利用多元化。

      2020年以來,楓香鄉通過鄉村引領、企社主導、群眾參與等捆綁合作模式,搶抓鄉村振興中產業振興政策機遇,充分利用各類農業科技幫扶資源,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在農村產業革命中闖新路、開新局、搶新機、出新績,著力夯實群眾增收致富基石。該鄉依托豐富的林地資源,立足高起點規劃布局,順應民意強勢推進,全鄉“東藥西菌”林下產業發展格局更加凸顯。

      46e2e10795757a2cdfc67c203e09bc0.jpg

      楓香鄉黨委書記梁杰說:“通過一年來的探索,我們實行了林下菌與林下藥相結合的林下循環經濟模式,有效利用了林地,把林地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接下來,我們將以黨建為引領,在黨支部的帶領下,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使我們的老百姓參與到我們的產業當中來,力爭未來五年把我們的規模做到一萬畝以上?!?/p>

      e42c458fd60dceaf282bafbac1c5f42.jpg

      截至目前,楓香鄉森林覆蓋率已達76.4%,全鄉共有林地5萬畝,可用林地2萬畝,已發展林下種植4000余畝,林下養殖200畝。該鄉作為縣城郊生態后院,一業興百業旺,依托良好生態資源優勢,開啟了綠色致富賽跑新模式。


      編輯:孫嵐


      无码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