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新聞網訊 從餐飲行業的小老板,到群眾增收致富的帶頭人。多年來,他扎根基層,心里裝的全是鄉親,“安民、富民、為民”是他的人生準則,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他就是省人大代表、石阡縣坪山鄉佛頂山村黨支部書記黃秀金。
佛頂山村地處偏遠深山,交通不便,基礎設施不完善,村寨的發展一度十分緩慢,貧窮、落后是當時村寨的真實寫照。在黃秀金擔任村干部以來,為了改變現狀,讓群眾過上好日子,他結合村寨實際,珍惜把握縣鄉組織的外出學習機會,不斷探索適合村里發展的路徑。經過多次的干部群眾協商,最終決定把目光投在鄉村旅游上,并以此為紐帶,繼承創新出獨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小吃——黃水粑。
在黃秀金的帶動下,外人眼里的“窮山”變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靠山”,傳統的優質資源轉化成了經濟資源,鮮為人知的佛頂山村也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景區,常年都有不少遠方游客慕名而來。
石阡縣坪山鄉佛頂山村黨支部書記黃秀金說:“通過這些年的發展,現在佛頂山村所有的老百姓已經全部從傳統農業耕作方式上轉移到鄉村旅游上來了,家家戶戶基本上都開了農家餐館、鄉村客棧、民宿,還有我們售賣黃水粑等特色小吃,反正人人都能找到事做、有錢掙?!?/p>
佛頂山村的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特色小吃也備受游客喜愛,黃秀金抓住發展機遇,順應市場發展,帶領村民不斷擴大黃水粑的生產規模。經過多年的努力,黃水粑已由零星小作坊發展成如今具有規?;?、機械化、品牌化的加工廠,逐漸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民族氣息濃郁的黃水粑成了當地有名的農特產品,一度成為廣大消費者追捧的旅游商品。
石阡縣坪山鄉佛頂山村黨支部書記黃秀金說:“我們佛頂山村立足于集體經濟,注冊了‘黔鄉姊妹’品牌商標,把我們原來廢棄的一個賓館大樓,改造成了加工廠,建起了我們自己的黃水粑加工廠,可日產一萬個黃水粑,通過我們‘黔鄉姊妹’抖音平臺進行銷售,每天都是供不應求?!?/p>
據黃秀金介紹,接下來,佛頂山村將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對黃水粑加工廠進行升級換代。改造后的黃水粑加工廠預計日產2萬個,每年產值可達千萬元。
佛頂山村的風雨致富路,是黃秀金扎根基層一線、用實際行動推進鄉村振興、帶領群眾朝著美好生活闊步前行的最好履職。
編輯: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