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新聞網訊 近年來,石阡縣楓香鄉鴛鴦湖村充分利用林地資源,抓住省農科院技術人才幫扶的機遇,積極探索林下“菌藥輪作”的增收致富路子,力爭實現資源互補、一地多產,讓有限的林地資源創造大效益,切實將生態產業做成富民產業,讓群眾的腰包更鼓。
這幾天,在楓香鄉食用菌加工廠內,工人們正忙著制作羊肚菌菌棒,為羊肚菌種植做好前期準備。
楓香鄉鴛鴦湖村村民 王燕說:“對于我們這些全職帶娃的寶媽來說,有一份比較穩定的收入,我覺得發展這個產業非常好,希望它一直發展下去?!?/p>
鴛鴦湖村森林資源豐富,整體海拔、溫濕度適宜,坡度小,林地較平整,土層厚,土壤有機質、氮磷鉀礦物質元素豐富,經過農技科研團隊多次考察論證,適宜發展林下食用菌。2020年,該村依托貴州省農科院專家團隊技術資源,率先試種林下羊肚菌和紅托竹蓀,產量、品質不錯。同時,省農科院選派鴛鴦湖村第一書記、基地技術員楊平飛又提出另一個擔憂,食用菌會產生連作障礙,必須要種一年休三年。經過省農科院多次調研,最終選擇種植中藥材白及,既能解決食用菌空茬問題,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恢復適宜食用菌栽培土壤條件,提高經濟效益。
省農科院選派鴛鴦湖村第一書記 基地技術員 楊平飛說:“基于我們白及這個藥材,它很適應在這種環境下生長,采取菌藥輪作模式,充分的利用我們這個土地。通過一年多來的一個實踐,我們發現它的這個效果還是比較好,包括它的長勢,整體的效果都比較好?!?/p>
鴛鴦湖村緊緊抓住機遇,以退耕還林為重點,將國儲林、坡地、山地等串聯起來,建設相對集中連片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集中打造林下菌藥基地,讓閑置的林地資源煥發了新活力,進一步釋放生態紅利。
楓香鄉黨委組織委員 宣傳委員 統戰委員 滕建江說:“我們鄉實施這個林下菌藥輪作,主要目的是讓這個土地能夠得到循環使用,不讓土地閑置。目前效益很可觀,比如我們去年(種植)的羊肚菌,它在前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畝產達到600斤。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目前,我們已經完成整地,今年計劃種植300畝的林下羊肚菌?!?/p>
編輯: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