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新聞網訊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農場流轉,并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近10年來,石阡縣坪地場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動家庭農場模式,創新發展養殖業,促進養牛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讓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景應學是坪地場鄉覃家營村的一戶普通村民,2013年,他先行先試,嘗試著采用家庭農場模式養殖肉牛,通過多年的不斷努力探索,已從當年的3頭發展到如今的20多頭牛,成為了當地名副其實的養牛大戶。
坪地場鄉覃家營村肉牛養殖戶 景應學說:“我從2013年開始學養牛,養的情況還比較好,作為去年就養了20頭牛,基本上總金額(總收入)就是30余萬元?!?/p>
得益于自家種植純天然的草料,景應學家養出的肉牛品質優良,十分暢銷,大大增強了他養牛的信心。
坪地場鄉覃家營村肉牛養殖戶 景應學說:“我們家目前有16頭牛,現在還要買5到6頭,準備湊夠20頭牛,把牛舍給填滿了?!?/p>
據了解,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運用該模式養牛風險低、經營壓力小、靈活度高。
村民景應兵發現此模式的優勢后,也抓住時機搞起了肉牛養殖。再加上坪地場鄉不定期開展的養殖培訓,技術人員經常上門提供技術支持,如今的景應兵已是村里養牛的一把好手,養牛事業蒸蒸日上。
現場聲 石阡縣坪地場鄉農業服務中心畜牧師 金廣富說:“如果說是鼻頸上有問題,鼻頸上沒有汗,那可能就有點發燒,你再看糞便,如果是便秘或者拉稀?!?/p>
坪地場鄉覃家營村肉牛養殖戶 景應兵說:“畜牧中心(農業服務中心)這里還可以的,經常到我們家來走訪,還會召集我們搞培訓,服務是相當到位的,隨時打電話他(畜牧師)都會來?!?/p>
如今,坪地場鄉越來越多村民搞起了肉牛養殖,養殖規模達5頭牛以上的養殖戶共有110余戶,涉及全鄉18個村。村民們的養牛熱情高、勁頭足,腰包也越來越鼓,日子越來越有了盼頭,正在依靠新模式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富裕路”。
編輯:張婷